番茄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可發生多種病害,如果不及時進行防治,將會導致減產甚至絕收;而對病害的防治來源于準確地識別病害的類別,田間感官的診斷技術十分重要。只要了解病害的主要證狀,就能進行準確無誤的識別,以便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。
一、番茄早疫病
番茄苗期、成株期均可染病,主要為害葉、莖、花及果實。葉片染病初呈針尖的大小黑點,后發展為不斷擴展的輪紋斑,邊緣多具淺綠色或黃色暈環,中部呈現同心輪紋,且輪紋表面生有毛刺狀不平坦物,別于圓紋??;莖部染病多在分枝處產生褐色至深色不規則圓形或橢圓形病斑,凹或不凹,表面生灰黑色霉狀物,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,葉柄受害,生橢圓形輪紋斑,深褐色或黑色,一般不將莖包??;青果染病,始于花萼附近,初為橢圓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斑,凹陷,直徑10~20毫米,后期果實開裂,病部較硬,密生黑色霉層。
二、番茄晚疫病
幼苗、葉、莖和果實均可受害,以葉和青果受害嚴重。幼苗染病,病斑由葉片向主莖蔓延,使莖變細并呈黑褐色,致全株萎蔫或折倒。濕度大時,病部表面生有白霉;葉片染病,多從植株下部葉尖或葉緣開始發病,初為暗綠色水浸狀不整形病斑,擴大后轉為褐色。高濕時,葉背病健部交界處長白霉;莖上病斑呈黑褐色腐敗狀,導致植株萎蔫,果實染病主要發生在青果上,病斑初呈油浸狀暗綠色,后變成暗褐色至棕褐色,稍凹陷,邊緣明顯,云紋不規則,果實一般不變軟,濕度大時其上長有少量白霉,迅速腐爛。
三、番茄綿疫病
又稱褐色腐敗病,番茄掉蛋。主要為害未成熟的果實。首先在近果頂或果肩部出現表面光滑的紫褐色斑,有時長有少許白霉,后逐漸形成同心輪紋狀斑,漸變為深褐色,皮下果肉也變褐。濕度大時,病部長出白色霉狀物,病果多保持原狀,不軟化,易脫落。葉片染病,葉片上長出水浸狀大型退綠斑,慢慢腐爛,有的可見同心輪紋。
四、番茄灰霉病
可為害花、果實、葉片及莖。果實染病青果受害重,殘留的柱頭或花辨多先被侵染,后向果面或果柄發展,致果皮呈灰白色,軟腐,病部長出大量灰綠色霉層,即病原菌的子實體,果實失水后僵化;葉片染病多始自葉尖,病斑呈“V”字形向內擴展,初呈水浸狀,淺褐色,邊緣不規則,具深淺相同輪紋,后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致葉片枯死;莖染病,開始亦呈水浸狀小點,后擴展為長橢圓形或長條形斑,濕度大時病斑上長出灰褐色霉層。嚴重時引起病部以上枯死。
五、番茄斑枯病
又稱白星病,整個生育時期均可發病,為害葉片、葉莖、莖、花萼及果實。葉片染病,初在葉片生水漬狀小圓斑,后在葉片正、背兩面出現邊緣暗褐色,中央灰白色圓形或近圓形稍凹陷的很多小斑點,病斑直徑一般在1.5~4.5毫米,斑面散生少量小黑點,進而小斑匯合成大的枯斑,有時病斑組織脫落造成穿孔,嚴重時中下部葉片全部干枯,僅剩下頂端少量健葉;莖和果病斑近圓形或橢圓形,略凹陷、褐色,其上散生黑色小粒點。
六、番茄圓紋病
又稱實腐病,主要為害果實及葉片。果實染病初呈淡褐色后轉褐色凹陷斑,擴大后可發展到果面的l/3,病斑不軟腐,略收縮干皺,具輪紋;濕度大時,可長出白色菌絲層。后病斑漸變黑褐色,表面生有許多小黑點,病斑下果肉紫褐色。有的與腐生菌混生導致果實腐爛;葉片染病,初呈褐色或淡褐色斑,大小約1.5~22毫米X13~17毫米,有時幾個病斑連片占葉面的1/3~1/2,病斑圓形或近圓形,具整齊近圓形輪紋。病斑不像早疫病那樣易受葉脈限制,輪紋較平滑,突起不明顯,后期生不明顯小黑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。
七、番茄炭疽病
主要為害成熟果實。病部初生水漬狀透明斑點,擴大后呈黑色,略凹陷,具同心輪紋;其上密生黑色小點,即病菌分生孢子盤,并分泌淡紅色粘質物,后導致果實腐爛或脫落。
八、番茄菌核病
番茄葉片、果實和莖等部位均受害。葉片染病始于葉緣,呈水浸狀,淡綠色,濕度大時長出少量白霉,病斑呈灰褐色,蔓延速度較快,導致葉片枯死;果實及果柄染病,始于果柄,并向果面蔓延,導致未成熟果實似水燙狀,菌核外生在果實上,大小約1~5毫米;花托上的病斑環狀,包圍果柄周圍;莖染病多從葉柄基部侵入,病斑灰白色稍凹陷,后期表皮縱裂,邊緣水漬狀,長達病斑的4/5。除在莖表面形成菌核外,剝開莖部,可發現大量菌核,嚴重時植株枯死。
九、番茄潰瘍病
番茄幼苗期至結果期均可受到為害。幼苗染病始于葉緣,由下部向上逐漸萎蔫,有的在胚軸或葉柄處產生潰瘍狀凹陷條斑,導致病株矮化或枯死。成株染病,病菌在韌皮部及髓部迅速擴展,初下部葉片凋萎或萎縮,似缺水狀,一側或部分小葉凋萎,莖內部變褐,并向上下迅速擴展,長度可由一節擴展到幾節,后期產生長短不一的空腔,最后下陷或開裂,莖略變粗,生出許多不定根。多雨或濕度大時菌膿從病莖或葉柄中溢出或附在其上,形成白色污狀物,后期莖內變褐以至中空,最后全株枯死,上部項葉呈青枯狀。果柄受害多由莖擴展進去,其韌皮部及髓部呈現褐色腐爛,一直可延伸到果內,導致幼果皺縮、滯育、畸形和種子帶菌。有時引起局部侵染,萼片表面生壞死斑,果面可見略隆起的白色圓點,單個的直徑3毫米左右,中央為褐色木栓化突起,稱為“鳥眼斑”,有時連在一起形成不定形的病區。
十、番茄灰斑病
主要為害番茄葉片和果實。葉片染病初呈褐色小點,后擴展成橢圓形或近圓形大斑,后期逐漸擴大至葉片的1/9~3/4,輪紋不明顯,其上著生小黑點,呈輪紋狀排列,邊緣暗色,易破裂或脫落。莖部染病多始于中上部的枝杈處.初為暗綠色水漬狀后變為黃褐色或灰褐色不規則形斑,病部粗糙,邊緣褐色,也有小黑點,輪紋不明顯,易折斷或半邊枯死。嚴重的莖髓部腐爛、中空或僅殘留維管束組織。果實染病蒂部附近呈水漬狀黃褐色凹陷斑,并產出深褐色輪狀排列小點,后果實腐爛。病部不軟化腐敗,一般較堅實。
十一、番茄莖枯病
又稱黑霉病,主要為害莖和果實,亦可為害葉和葉柄,莖部出現傷口亦染病,病斑初呈橢圓形,褐色凹陷潰瘍狀,后沿莖向上下擴展到整株,嚴重的病部變為深褐色干腐狀并可侵入到維管束中。果實染病,侵染綠果或紅果,初為灰白色小斑塊,后隨病斑擴大凹陷,顏色變深變暗,長出黑霉,引起果實腐爛。該菌產生的交鏈孢酸轉移到植株上部,殺死葉脈兩側的葉組織或葉面布滿不規則禍斑,病斑繼續擴展,致葉緣卷曲,最后葉片干枯或整株枯死,別于早疫病
上一篇:診斷植物病害的招數
下一篇:生物肥料使用應注意哪些問題?